经济评论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过度紧缩不可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财政刹车过急会危害复苏进程,并使就业前景恶化。现在应实行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政策,同时积极发掘一切可能有效刺激短期经济增长的措施。
2011年8月17日

中国政府也有债务问题?

FT驻京记者吉密欧:标普下调美债评级后,新华社发表了措辞尖锐地批评美国“借债成瘾”。中国中央政府公布的债务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也确实微不足道,但中国地方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却因大举兴建基础设施而积欠了巨额债务。
2011年8月15日

西方应为中国通胀减压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奥尼尔:全球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将靠消费拉动,但如果中国通胀不断加剧,这种愿景就无法实现。西方应该帮助中国减轻通胀压力,因现在世界特别需要中国国内经济强大。
2011年8月12日

如何应对经济长期低迷?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从全球经济危机中,我们什么经验教训都没有吸取。我们实施的刺激力度太弱,持续时间太短。我们的领导人则试图掩盖经济存在的缺陷。
2011年8月12日

美欧债务危机预示着什么?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一位年轻的中国外交官给我出了道“考题”——美欧债务危机是短期的阵痛?还是西方衰落这一长期趋势的征兆?你想知道我的答案吗?
2011年8月10日

全球经济可有救?

“末日博士”、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或许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好的办法是让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引入新的短期财政刺激,同时承诺在中期实施财政紧缩。
2011年8月9日

储备美元的历史教训

瑞银投资政策咨询部门主管曼登格:40年前,美国未能履行其黄金可兑换义务。40年后,美国可能会再次无法履行其作为国际货币支柱的职责。
2011年8月17日

美债危机为何殃及亚洲?

RCM Asia Pacific行政总裁康礼贤:亚洲市场再次受到并非源自亚洲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美债危机可能再次削弱亚洲投资者的信心。
2011年8月17日

二次探底不足虑

澳新银行刘利刚:即使全球出现“二次探底”,也不用担忧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全球复苏的转弱反而会减少中国的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风险。
2011年8月16日

卢布区是欧元区的前车之鉴

汇丰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欧元区会走卢布区的老路吗?财政政策的不一致,以及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分歧,最终是否会让整个体系坍塌?
2011年8月16日

美国两极化堪忧

FT专栏作家吉莲•邰蒂:很难想象美国茶党活跃分子会与民主党人一起分享墨西哥卷饼、甚至是热狗。双方看上去截然对立,压根儿没有携手缔造和平的兴趣。
2011年8月16日

美国穷人与中国穷人

中国资深媒体人石述思:一个国家有尊严,首先在于穷人活得有面子。当七分之一的美国人吃上救济时,中国的1.5亿贫穷人口还处在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困中。
2011年8月15日

中国铁路的出路在政企分开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傅蔚冈:解决铁路问题必须遵循一个原则:政企分开。只有将同一个机构负担的监管者的职责和企业经营的责任相剥离,铁路才会有安全。
2011年8月15日

美国需要大动作

前美国财政部长顾问拉特纳:“小打小闹”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美国需要启动专业教育和再培训计划,并鼓励有竞争力的行业,同时必须摒弃保护主义。
2011年8月15日

美国公司“不差钱”未必是好事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卢锋:在美国政府深陷财务困境之际,美国企业却坐拥异常充沛的现金流。二者其实是一个苦藤上结出的两个果实。
2011年8月11日

标普犯下大错

美盛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米勒:标普下调美债评级的行为损害了市场本已脆弱的信心,增加了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构成了不可预测的威胁。
2011年8月11日

欧洲须避免走向错误的政治联盟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总裁伊辛:许多观察人士把欧盟纾困希腊的措施,解读为朝着建立政治联盟迈出的一步。这种政治联盟其实要不得。
2011年8月11日

美国选择自我毁灭

美国网络杂志Slate主编韦斯伯格: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以及标志着这一危机告终的协议,预示着美国经济苦难将持续下去。在最后一刻,美国放弃了金融自杀,但选择了更为缓慢的自我毁灭。
2011年8月11日

奥巴马与默克尔面临的考验

FT专栏作家斯蒂芬斯:表面看来,把奥巴马和默克尔两人扯到一起,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再挖掘得更深入一点,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
2011年8月11日

“围剿”洋忽悠

中国独立时事观察员陈杰人:一家企业及其产品要想真正赢得市场,归根结底离不开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市场道德三因素,单纯强调洋品牌很可能会成为“洋忽悠”。
2011年8月10日

终结危机:还有什么新招儿?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政策制定者现在的选择越来越少,但“弹药”仍未用完。债务减记方案、暂时抬高通胀和切实的结构性调整,仍能显著缩短金融危机后漫长的缓慢增长期。
2011年8月10日

沃尔玛押宝中国电子商务

FT中文网特约撰稿人信海光: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至今还没有一家国外巨头取得辉煌成功,沃尔玛是一家适应性很强的跨国公司,或许它能取得突破?
2011年8月9日

美国降级开启新时代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CEO埃利安:全球金融市场必须面对一种新现实。由美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从美元到金融市场,其地位都会随着此次评级下调被侵蚀。
2011年8月8日

欧洲央行必须出手

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保罗•德•格劳威:只有存在一家愿意充当最后贷款人的央行,主权债券市场间的危机才能停止。唯一能扮演这一角色的就是欧央行。
2011年8月8日

美国财政已到危机边缘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巴罗:金融危机和住房市场危机正被新出现的财政危机取代。如果不采取行动,这场危机的破坏力会让2008-09年的衰退相形见绌。
2011年8月8日

欧洲“雷曼时刻”倒计时

FT美国版主编邰蒂:我曾警告投资者今年夏天不要安排长假。我不幸言中了。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进展,与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轨迹何其相似。
2011年8月8日

中国如何摆脱“美元陷阱”?

中国学者余永定:如果说中国能够从美国债务危机中得到什么教训,那就是中国必须防止外汇储备进一步积累。中国央行必须停止买入美元,并尽快放开人民币汇率。
2011年8月8日

评级下调不会影响美债收益率

澳新银行刘利刚:丧失标普AAA评级似乎意味着美国举债成本会上升,但日本的经验表明,丧失AAA评级对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不会有太大影响。
2011年8月8日

如何看待美国主权信用降级?

安邦咨询:美国评级被降对美国金融市场和美国经济都是一个打击。不过,对于美国评级调降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实在是不宜做过度悲观的解读。
2011年8月8日

印度板球“软实力”

FT撰稿人米希尔•博斯:印度正依靠板球走向并傲立于世界,著名印度板球明星马亨德拉•辛格•东尼选择伦敦作为其基金会的发布地,便是最好的例证。
2011年8月5日

中国动车事故的启示

FT专栏作家皮林:动车曾是中国顺利迈向繁荣富强和现代化的象征。温州动车事故在很多层面上具有象征意义。如果列车不安全,那么银行业体系或者经济本身的管理呢?
2011年8月5日
|‹上一页‹‹26626726826927027127227327427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