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与山水:重新建构东方美学体系 - FT中文网
登录×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用户注册协议隐私权保护政策,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活动页面

科幻与山水:重新建构东方美学体系

由在艺科技、云杪文化与FT中文网共同主办的艺术主题沙龙《科幻与山水:平行视野中的世界想象》日前在南池子美术馆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是FT中文网与艺术界的又一次跨界合作,活动正值《天道幽明:泰祥洲·芝加哥水墨画展北京平行展》在南池子美术馆同期举办。来自科技、金融、文学影视不同领域的水墨爱好者、艺术品藏家和艺术创作者在仲夏之夜,于古典园林的水墨意境中畅谈艺术与审美、时空与宇宙。

图:活动嘉宾

(从左至右)

谢晓冬/ 在艺科技及云杪文化创始人

张延 / FT中文网出版人

岳翔 / 《唐探》系列制片人,被Variety杂志评为全球十大制片人之一

泰祥洲 / 艺术家

郑军/ 著名科幻小说家

金韶 / 北京联合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

路斯基 / 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CEO

在艺术对谈环节,7位分享嘉宾由画及古、由视觉到文字、由艺术到科学进行多重维度的开放性讨论,为读者、艺术爱好者在科幻与中国山水画之间创造出多种交叠的可能性视角,试图从泰祥洲的画作中探寻建立传统东方美学于当下具有时代张力的新体系架构。阅画与思考,破题与探究,主办方通过一场沉浸式的艺术观赏,也为观者提供从古典文化中透视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内容与会后交流内容编辑整理。

图:科幻与山水:平行视野中的世界想象沙龙现场

科幻是从历史到未来的想象,科幻在当下也能够借助技术与艺术的力量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发展

分享嘉宾:金韶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北京市科委科幻产业调研组负责人

大众一般认知中的科幻都是面向未来,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想象;但科幻其实既可以面向未来也可以审视过去,中国的科幻创作者应该尝试采用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与科幻创作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1.中国科幻承载着中国文化。因为中华大地上有我们的山水和地理空间,所以从文化层面上讲,中国的科幻故事、科幻想象都应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

2.“科幻+”的概念已经在很多行业生根发芽。在企业、资本与消费市场的共同推进下,很多企业已经把科幻这个文化元素跨界叠加到一些热门行业,比如科幻+文学、科幻+影视、科幻+游戏、科幻+艺术……目前最受关注的是科幻游戏、科幻影视、科幻IP衍生品等面向大众的新消费商业。

中国应该有自己风格的科幻电影,应该在东方审美元素中寻找中国科幻电影的“点金石”

分享嘉宾:岳翔:《唐探》系列制片人、Variety杂志评为全球十大制片人

1.科幻电影是一个大的框架,美国人把科学理论和神话故事相结合创作出来的电影依然是科幻电影。在美国,一部漫威电影的制作预算至少1亿5000万美金,而中国科幻电影如果照搬美国模式,无论从投资力度还是市场效应上看都不会有超越西方的机会。

2.从泰祥洲的水墨创作中,我们可以从视觉元素中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逻辑、中国时空观念中本身具有的“科幻”基因。比如在《天道幽明》这幅作品中,就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水墨中承载着复杂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超然于画外具有天生的科幻质感。

3.“金元民主制”框架下,中国电影应该有能力、有机遇建立自己的美学风格。”中国的人口规模决定了我们未来在全球影视消费市场中的关键地位,在一个孕育巨大商业潜力的市场中东方新美学体系的建立正逢其时。

图:天道幽明 泰祥洲艺术作品

如何在科幻与艺术的世纪里创造一个完整合理的世界观

分享嘉宾:泰祥洲,艺术家

1.中国古代历史中有非常宝贵的科学精神和逻辑基底。“北斗”作为一个天文学的概念,在中国古代体制、历法的建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北斗”既可以划分四季,也决定了天和人的对应关系,例如中国古代称北极星为“天帝”,人间的帝王对应成为“天子”。

2.在宋、元山水画中也可以找到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者对于时空、宇宙以及自然哲学观的感悟和尊重。在艺术与文学创作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信息,比如《山海经》就是建立在一套非常完整的天文体系之下的一个系统性知识图谱,这其实与做科幻电影是类似的,都是要创立或展现一个独特的世界观。

3.施法自然、脱于画外,让中国传统水墨跳出静态融入时空。

无论是在撰写博士论文《天文与中国绘画的关系》,还是创作《八条屏》,都希望把中国传统绘画与科学体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探索清楚。比如《八条屏》是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关系,《九龙图》也是紫薇斗数图,创作中尝试把水墨光影和科学理论的交叠找出来,因此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关于艺术宇宙观的新理论。

4.与电影、文学等将产生新的关联和故事。作为艺术家同时又是科学的探索者,我相信能够在未来用水墨语言为桥梁,在中国科幻电影的创作中与那些关注中国水墨、中国美学的朋友们跨界合作。

观、人、场、器—中国科幻创作与东方美学的自洽体系

分享嘉宾:路斯基:天空之城影业创始人/CEO、《大圣归来》制片人

1.科幻世界的三位一体:写实世界、真实世界、虚拟世界是融合在一起的“全景世界”,也许叫“混沌世界”更好些。

2.科幻创作中关注的四个关键点:

“观”:宇宙观,对宇宙的整体看法是什么;

“人”:人不一定是人物,应该是生命体或者是种族、生命;

“场”:人在一个什么场景里面完成这个故事;

“器”:有生活工具、战斗工具、一些社交工具,在电影创作中器物很重要。中国文人自古对于器物都保有高度的理解和尊重,通过泰祥洲的水墨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创作中可以提炼的元素,在天文、历史、地域的科幻创作上都能够赋予中国能量的表达。

3.从《八条屏》到《指环王》,用视觉作为打开方式看科幻

《八条屏》这个作品非常吸引人,作为观者可以感受到“场”的包围,仔细阅画,可以看到五重空间。与创作者泰祥洲深入交流后,发现他做过《指环王》的电影后期制作,把这种科幻电影创作的手法或经验移植到中国水墨创作中,那种时空交叠的感觉和交叉空间的冲击就不难理解了。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美学创作与西方倡导的科幻创意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融合并且彼此影响了。

用科学认知世界,用艺术描绘世界,科学和艺术本是同根生

分享嘉宾:郑军,著名科幻小说家

1.艺术与科学在历史中的分分合合,让西方的科幻作品中充满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改变的种种负面效应。以人为本的古代艺术、古代科学在现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中又点燃了重新融合的燎原星火。

2.科学与中国山水画相结合,画出我们认知当中的世界,重新给科学一些感情和温度,用艺术将人和世界重新结合起来,由艺术家创立的“山水地质学”正是这一创新融合的代表例子。

3.科学文艺史,用历史叙述发掘中国的科学传承历史,关注历史中的科学家、艺术家、探险家……

科幻与艺术的跨界融合正在发生,东方文化的想象力正在回归

分享嘉宾:张延,FT中文网出版人

1.从《天道幽明》解析出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想象力、时空观。中国古典文化在一千多年前曾经达到难以逾越的辉煌和精彩,在那些来自北魏、唐宋的石窟壁画、造像中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卓越的审美趣味和惊人的表达能力,它们在不断创新中持续发展,东方美学艺术曾经深刻地影响到全球文化进程。

2.跨界融合、边界模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作为媒体,始终是艺术与技术、文化与历史的观察者、记录者,同时也是时代变革的参与者。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在技术的推动下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的商业模式日新月异。今年的各大美院毕业展中,信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作品就非常多,有很多创作作品反映了对历史、现实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深度思考。

3.随着国力的增强,物质生活的丰富,中国人的想象力开始回归,最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通过观看泰祥洲老师的作品,可以让很多人感受到一个积极的信号:在东方美学中、在中国古典绘画的语境中也可以展现充满未来感想象力的创意。进入21世纪中叶,借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当代艺术家的勤奋创造,我们有机会看到更多艺术跨界的成功尝试,看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能够像泰祥洲这样不断在科学体系中探索全新艺术表达的耕耘者!

在不同艺术形式寻找中国传统美学与科幻的共同的文化密码

圆桌讨论主理人:谢晓冬,在艺、云杪文化创始人

1.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制片人,一套完整的宇宙观和文化观都是创作的基石;

2.从泰祥洲的中国山水画可以看到,中国建立“东方新美学体系”应该从现在开始持续发生;

3.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求都告诉我们,中国化的美学不能照搬西方,必须有独立的架构体系,对于山水画与科幻创作的联姻也会遵循中国式的美学思想。

图:沙龙现场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FT中文网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特朗普政府财政部长之争的内幕

贝森特在当选总统的宫廷内部经过激烈的影响力争夺战后获胜。

比特币和香蕉成为新的炫耀性消费品

两者都加入了无用物品的精英世界,价格越高越受欢迎。

Bluesky趁X用户流失迅速崛起,Threads未能抓住机会

在X遭遇大量用户流失之际,Meta旗下的Threads却将机会让给了只有20个员工的Bluesky。

拜登希望通过卸任前的政策突击保护自己的政治遗产不被特朗普破坏

即将离任的总统为乌克兰进行最后的推动,并寻求新的司法任命和制造业补贴。

高盛因投资北伏而损失9亿美元

这家美国银行是本周申请破产保护的瑞典电池制造商的第二大股东。

三星继承人李在镕如何应对企业危机?

芯片危机和劳工骚乱考验着韩国最有价值公司第三代领导人的勇气。
设置字号×
最小
较小
默认
较大
最大
分享×